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庭院深深 (第12/30页)
有机会。 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城建方面的调研,立足墨城县五个发展较快的乡镇,地理位置毗邻、区位优势独特、产业结构相同、发展趋势较快的特点,提出了进一步规划五个乡镇建设中等城市的设想。我把材料拿到主管我的副秘书长柳大眼那里,柳大眼一连看了好几遍,他说这篇调研写得太好了,准备印发。可第二天他的主意就变了,他说这篇东西的某些观点和领导的工作思路相悖,是不能印发的。 我把那篇调研拿回去,却发现里面有熊一晖的一张纸条,他的字歪歪扭扭,特色鲜明,我是认识的。“柳哥,这篇调研和县政协的一篇调研相似,现把县政协的调研拿来放在桌子上,请你审阅。” 熊一晖看了我的调研,还在背后挖我的墙角!我拿着纸条去找熊一晖,一进门就大声喊他的名字“熊一晖”这小子却下乡去了。柳大眼找过来问我看没有看见夹在调研里的纸条,我把纸条拿出来给他看。一见那东西柳大眼的脸色蓦的就变了,他尴尬的扭过头去,假装吸烟,稍稍颜色正了一点,才敢和我对视。 我说有熊一晖这样“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”的吗,他这样做太卑鄙了。我敢以我的名义保证,我写的这篇东西连看都没有看县政协写的那些文字,这本来就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的东西。 柳大眼眨巴着眼说这事就这么着吧,你没少下功夫,我是知道的,材料上写的那些发展趋势,也是客观的,不信过几年大伙看。不过我还是那句话,这篇东西过于创新,特别是与县委领导提出的“五朵金花”的发展理念不同,写材料是意图文学,咱们得维护领导的权威。你说呢。他在跟我商榷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